东北一枝花 -张哈哈
0:00 / 0:00 (朗诵:琼花)
12
播放列表
    初始的播放列表项
  • 0.25x
  • 0.5x
  • 0.75x
  • 1.0x
  • 1.25x
  • 1.5x
  • 2.0x
  • 列表循环
  • 随机播放
  • 单曲循环
  • 单曲播放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满江红·大风泊黄巢矶下

今释 今释〔明代〕

激浪输风,偏绝分、乘风破浪。滩声战、冰霜竞冷,雷霆失壮。鹿角狼头休地险,龙蟠虎踞无天相。问何人唤汝作黄巢?真还谤。
雨欲退,云不放。海欲进,江不让。早堆垝一笑,万机俱丧。老去已忘行止计,病来莫算安危帐。是铁衣着尽着僧衣,堪相傍。

译文及注释

译文
激浪卷起了狂风,我偏偏没机会去乘风破浪。滩声呜咽,如在酣战,雄壮过于雷霆,寒冷不逊冰霜。那鹿角狼头之滩算不上是险境,那龙盘虎踞之城也得不到老天护佑。是谁把你唤作“黄巢”,是真有其事?还是污蔑诽谤?
秋雨欲退,愁云不收,海浪欲尽,江水不让。我早已登高一笑,忘掉了人世烦恼。人老了,不再想什么出处行止,病了,也不再算什么安危账,穿破铁衣后再拾起僧衣,自认为堪与我相伴。

注释
黄巢矶:黄巢,唐末农民起义军领袖。矶:江边山岩。黄巢矶当在湖北与江西相邻一段之长江边。
“激浪”三句:形容矶势险峻。石矶突出江中,风浪激荡于此。“乘风破浪”句拟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赏析

  这是一首吊古伤今、借景抒怀的词作。大约作于诗人抗清失败、削发为僧之后。

  唐末的黄巢,曾率领义军转战南北,先后渡过长江、黄河、湘江、北江等许多江河。黄巢矶当是他曾经渡过的一个险渡,故得此名。但是由于黄巢一生中经过的险渡很多,故现在已难以知道“黄巢矶”究在何处。黄巢,在封建时代中,当然是一个“逆贼”,而“黄巢矶”也就成为一个恶名。古人重名,所以当他们路经一些有“恶名”的地方时,往往会表示憎恶。传说“县名胜母而曾子不入,邑号朝歌而墨子回车”(《史记·鲁仲连邹阳列传》),对这种地方连经过都不愿意,更不用说作诗吟咏了。“黄巢矶”这样一个地方,谁愿意为它而动吟兴呢?然而世上本

展开阅读全文 ∨

简析

  《满江红·大风泊黄巢矶下》是一首吊古伤今、借景抒怀的词作。词的上片描绘了一幅激浪滔滔、风势凌厉的自然景象,并以此为背景,展开了对黄巢矶的咏叹,抒发出对天发问的不屈斗志与愤懑之意;下片则进一步以风雨江海的变幻莫测,象征世事的沧桑与人生的起伏,词人以黄巢兵败隐居为僧的经历自比,表达对黄巢的肯定态度,认为黄巢矶名符其实。此词具有壮志未酬的深层意蕴,巧妙表达词人的复杂情感。

今释

今释

今释,字澹归,杭州人,本姓金,名堡,字道隐,号卫公。明崇祯庚辰进士,官礼科都给事中。韶州丹霞侍僧。有《遍行堂集》。 7篇诗文  26条名句

猜您喜欢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夜航船·此吾老友

张岱 张岱〔明代〕

  蔡元定,八岁能诗。及长,登泰山绝顶,日惟啖荠,于书无所不读。朱熹扣其学,大惊曰:“此吾老友也,不当在弟子列。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常羊学射

《郁离子》〔明代〕

 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。屠龙子朱曰:“若欲闻射道乎?楚王田于云梦,使虞人起禽而射之。禽发,鹿出于王左,麋交于王右。王引弓欲射,有鹄拂王旃而过,翼若垂云。王注矢于弓,不知其所射。养叔进曰:‘臣之射也,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,十发而十中。如使置十叶焉,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!’”
背诵 拼音 赏析 注释 译文

石灰吟

于谦 于谦〔明代〕

千锤万凿出深山,烈火焚烧若等闲。(万凿 一作:万击)
粉骨碎身浑不怕,要留清白在人间。(浑不怕 一作:全不怕)
2025 333诗词古文网 | 诗文 | 名句 | 作者 | 古籍 | 纠错